Dec 102016
 

6:5 耶稣举目看见许多人来,就对腓力说:“我们从哪里买饼叫这些人吃呢?”
6:5 When Jesus looked up and saw a great crowd coming toward him, he said to Philip, "Where shall we buy bread for these people to eat?"

...............   💖Continue reading💖

Views: 2

Dec 022016
 

4:6 在那里有雅各井;耶稣因走路困乏,就坐在井旁。那时约有午正。
4:6 Jacob's well was there, and Jesus, tired as he was from the journey, sat down by the well. It was about the sixth hour.

...............   💖Continue reading💖

Views: 68

Nov 202016
 

🌷🌷🌷邹越🌷🌷🌷

如何播放布道录音

所有布道录音现都已转换成MP3格式,这样能用本网站内置播放器插件播放。兼容IE,FIREFOX,CHROME,SAFARI, OPERA及其它主流浏览器

...............   💖Continue reading💖

Views: 2

Nov 132016
 

🌷🌷🌷蔡长老🌷🌷🌷

如何播放布道录音

所有布道录音现都已转换成MP3格式,这样能用本网站内置播放器插件播放。兼容IE,FIREFOX,CHROME,SAFARI, OPERA及其它主流浏览器

...............   💖Continue reading💖

Views: 8

Nov 072016
 

103:1 (大卫的诗。)我的心哪!你要称颂耶和华;凡在我里面的,也要称颂他的圣名。
103:1 Praise the LORD , O my soul; all my inmost being, praise his holy name.

...............   💖Continue reading💖

Views: 147

Nov 042016
 

正统主义将基督教本来活泼的信仰化成一套僵化、呆板、抽象的教理,而信心变成了对这套教理的宣认,这与当初路德所了解的信心很不同,当路德谈到信心时,他所指的是信徒与神之间的活泼的关系,但到了正统主义时代,这种活泼的关系仿佛被信徒遗忘了一样,他们拥有精细地界定的所谓"纯正信仰",但却缺乏了因信仰而来的生命活力。崇拜时的讲道变得乏味,其余一切的活动,如圣礼,也变得很规条化。在这种治沉闷的宗教生活中,有不少信徒开始寻求新的方向与经历。主后一六七O年,一位法兰克福(Frankfort)牧师史宾纳(Philipp Jacob Spener)召聚了一小组信徒在他家中读经、祈祷,彼此鼓励追求活泼的属灵生命,他称这小组聚会为敬虔团契(Collegia Pietatis)。以后敬虔主义便由此得名。这种小组聚会在他牧养的教会中成为一种更新的力量。但不久,他被迫离开法兰克福转到德里斯顿(Dresden),在那里他又以同样的方法,在他牧养的教会内组织了更新的团契,其后他又再被迫转到柏林,也同样的组织更新团契。不过,更有力的影响,乃在他所写的一本名为《渴慕敬虔》(Desideria)的书,清楚地呼吁信徒聚在一起研读圣经,摒弃神学的争辩及抽象的理性思维,而在实际的敬虔操练中体验及实践圣经的真理。

...............   💖Continue reading💖

Views: 15

Nov 042016
 
timg

教皇亦称“教宗”,译自拉丁文papa, 源于希腊文πάππας,意指“爸爸”,最初本为古代天主教对其神职人员的一般尊称,至今在东派教会中仍有以此称神父者。天主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后,罗马、君士坦丁堡、亚历山大里亚、安提阿和耶路撒冷五地的主教均用此称谓来表示其宗主教之衔,而罗马主教认为此衔仅指西部教会的领袖。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罗马主教成为西方教会中的最高首领,加之756年法兰克王丕平“献土”后又在意大利形成“教皇国”世俗政权,“papa"这一称谓遂逐渐为罗马主教所独有,开始构成“教皇”之涵义。到11世纪时,罗马主教格列高利七世独占“papa"之称,从而正式形成了西方罗马天主教会的教皇制度。 “papa"一词也就作为“教皇”之专称沿用下来,即今日英语中的“pope”、德语中的“Papst“和法语中的“pape”。

...............   💖Continue reading💖

Views: 5

Nov 042016
 
papa_leo_i_magnus

教宗利奧一世生於義大利的托斯卡纳。[1]他將羅馬教會提升至西方教會最高的地位,並從羅馬皇帝手中取得羅馬主教的合法地位。是一位傑出的行政家和講員。在神學理念上強烈反對基督一性說(此派認為耶穌的人性為神性所吸收),為此還寫了一份對基督位格的教義聲明,又稱「大卷」,主張基督具有完整人性與神性,竭力抨擊犧牲基督人性強調基督神性的觀念。[2]

...............   💖Continue reading💖

Views: 16

Nov 042016
 
saint_augustine_by_philippe_de_champaigne

奥勒留·奥古斯提奴斯(拉丁语:Aurelius Augustinus,354年11月13日-430年8月28日),罗马帝国末期北非的柏柏尔人,早期西方基督教的神学家、哲学家,曾任天主教会在阿尔及利亚城市安纳巴的前身希波(Hippo Regius)的主教。罗马天主教会官方称希波的奥斯定(拉丁语:Augustinus Hipponensis英语:Augustine of Hippo)或圣奥斯定英语:Saint AugustineSaint Austin),俗译奥古斯丁

...............   💖Continue reading💖

Views: 17

Nov 042016
 

《尼西亞-君士坦丁堡信經》(中文又譯做尼吉亞信經或奈西亞信經),是傳統基督宗教三大信經之一。尼西亞信經是尼西亞大公會議有關基督宗教信仰的一項基本議決。這個議決主張子是“出於真天主而為真天主,被生而非受造,與天主父本質相同,確定了聖父、聖子、聖神為三位一體的天主,本質相同。接受並且信奉此信經的有天主教會(羅馬大公教會)、正教會(正统大公教会)、聖公會(安立甘大公教会)、信义宗(路德宗)教會以及新教裡的主要教派。 此信經的名稱得自於公元325年的第一次尼西亞大公會議,在此會議中制訂出了尼西亞信經,當舉行尼西亞會議時,亞流派的優西比烏提出其信仰論點,遭到強烈否定並被定為異端。大會在皇帝特使侯休斯的領導下,完成了尼西亞信經[1]。但此信經的完整名稱該是“尼西亞‧君士坦丁堡信經”[2]。因為在公元381年的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大公會議對此信經內容做了修訂並獲得一致通過。這之後為了要平息異端說法又有許多信經制訂出來,但是381年的會議卻是最後一次天主教派和正教派能夠一致接受所制訂的信經。故現今的尼西亞信經與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制訂的尼西亞信經並不完全相同,前者較後者為長。 尼西亞信經在六世紀時由拉丁派增加了部分字句

...............   💖Continue reading💖

Views: 2